随着高校校園日益社會化,詐騙案件在高校時有發生,其案件發案率僅次于盜竊案件。詐騙案件是指假冒、僞造等欺騙手段,用虛構事實或者隐瞞真相的方法,将公私财物非法占有的犯罪行為。詐騙案件的行為特征是犯罪分子采取欺騙的方法,從其作案的手段看,它屬于智能型犯罪,其犯罪目的是騙取公私财物歸為己有;從犯罪類型看,它屬于侵犯财産罪,同時兼有多種犯罪。詐騙案件的一般特點是犯罪分子冒充身份,編造謊言,流竄犯罪,重複作案。詐騙分子容易在大學生身上打主意,騙取财物。
高校詐騙案的主要手段
⑴常見的行騙手法
1.僞裝身份,流竄作案。詐騙分子往往利用名片、假身份證與人進行交往,有的還利用撿到的身份證在銀行設立賬号提取現款。騙子為了既能騙到财物又不暴露馬腳,通常采用遊擊方式流竄作案,财物到手後立即逃離。還有人以騙到的錢财、名片、身份證等為資本,再去詐騙他人,重複作案。
【案例】詐騙分子李某,西裝革履,風度翩翩,持某電視台台長名片,提高級攝像機一部,來到一所高校學生宿舍,聲稱要招收若幹名電視台節目主持人,沒人先交50元報名費,經考試合格後錄用,當即不少學生與李某結交,并有20名學生報名交款。李某為這20名學生錄了像,說是帶回去審核時做參考。結果,李某騙的1000餘元後,逃之夭夭。
⑵真實身份,虛假合同。利用假合同或者無效合同詐騙的案件近幾年有所增加。一些騙子利用高校學生經驗少、法律知識差、急于賺錢補貼生活的心理,常以公司名義、真實的身份讓學生為其推銷産品,事後卻不兌現諾言和酬金而使學生上當受騙。對于類似的案件,由于事先沒有完備的合同手續,處理起來比較困難,往往拖得很長,花費了許多精力卻得不到應有的回報。
⑶借貸為名,騙錢為實。有的騙子利用人們貪圖便宜的心理,以高利貸集資為誘餌,使部分教師和學生上當受騙。個别學生常以“急于用錢”為借口向其他同學借錢,然後揮霍一空,要債的追緊了,就再向其他同學借錢補上,拖到畢業一走了之。
⑷以次充好,惡意行騙。一些騙子利用教師、學生“識貨”經驗少又苛求物美價廉的特點,上門推銷各種産品而使師生上當受騙。更有一些到辦公室、學生宿舍推銷産品的人,一發現室内無人,還會順手牽羊、溜之大吉。
【案例】2004年10月15日中午,兩名湖南籍年輕女子提包混入某校新生宿舍,進入寝室後便立即關上門,并拿出公司清單、進價表、工作證等假證件,裝作很神秘的樣子對學生進行推銷,物品有相冊、筆記本、乒乓球拍、筆芯、洗發水等,每樣東西隻賣0.5元。學生剛入學不久,以為很劃算,有幾位已經開始心動,兩騙子便乘機說你們不全買下,然後高價賣給其他同學,保準可以賺很多錢,于是這幾個女生共花4800元買下兩騙子的兩大包東西。騙子走後,他們二人開始打開包内的東西進行處理,發現除了幾本筆記本、相冊外,所有的筆芯都是假冒僞劣産品,根本寫不出來。
⑸招聘為名,設置騙局。随着高校體制改革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高校學生分擔培養費的比重逐步加大,為了減輕家庭負擔,勤工儉學已成為大學生謀生求學的重要手段。詐騙分子往往利用這一機會,用招聘的名義對一些學生設置騙局,騙取介紹費、押金、報名費等。
【案例】某高校幾位學生通過所謂的“家教中介”機構聯系家教業務,交了中介費後,拿到手的隻是幾個聯系的電話号碼,其實,對方并不需要家教,或者推說“聯系遲了”,但想要回中介費是絕對不可能的。
⑹騙取信任,掩蓋作案真相。
【案例】某高校附近個體小吃店主張某,主動與校内幾個經常來店進餐的大學生拉關系,表現的十分慷慨,不久即與大學生交上朋友。他們也常将張某帶進學生宿舍玩樂。在以後一年多的時間裡,學生宿舍的錢物經常不翼而飛,造成有的學生連生活費、路費也無着落,張某有時還主動資助一點。同學們之間互相猜疑,唯獨對張某不曾懷疑,後經校保衛部門周密調查取證,終于查獲了張某利用往來自由之便多次作案盜竊學生大量現金、物品的事實。
⑺編造謊言,騙取錢财。在車站,碼頭,甚至在校園内,經常發現一些青年人假冒某名牌大學實習的學生,向你裝出一副可憐相,聲稱與同行的老師和同學失散,而學校又急電讓其乘飛機返校,借此騙取大學生的錢财,且屢屢得逞。有的還以學生發生意外或生病急需用錢治病為由,騙取學生家長的錢财,也往往容易得逞。
⑻推銷緊俏商品,以假鈔騙真鈔。
【案例】2002年5月,不法分子張某和廖某探聽到某高校剛發過獎學金,有意到女生宿舍行騙。他們帶着緊俏的真皮背心去推銷,優惠價說成108元,稱交朋友,隻收整數100元。行騙者事先就在衣兜裡轉好一張100元票面的假鈔,買背心的女生付100元票面的真鈔,行騙者接過去往衣兜裡一插,馬上有拿出來還給對方說:“最好付零錢。”淳樸的學生萬萬想不到瞬間返回她的錢已經不是她剛才付的那張真鈔了,又拿了兩張50元的真鈔付給對方。等得知上當時,已經來不及了。
⑼假裝銷“黃”,乘機敲詐。
【案例】2001年10月一個周末的晚上,某高校學生劉某和王某閑逛夜市場。有人拿着錄像光盤鬼鬼祟祟地推銷說:“享受刺激,難得機會,有意者價格優惠。”這2個學生經不住誘惑,剛與其談好價格,就沖出一夥人說:“我們是便衣,你們敢幹違法的事。是當場罰款,還是到所裡接受審查?”行騙者詐光學生身上的錢還不滿足,又坐出租車到學校裡拿錢,碰上校衛隊巡邏盤問,被當場抓獲。
⑽故意撞人,勒索錢财。
【案例】2003年8月的一個晚上,某高校的三維學生在燈光耀眼的大街上散步,莫名其妙地有一名過路人撞了過來。那人撿起落在地上的眼鏡說:“你眼鏡瞎了,我這副眼鏡是進口玻璃、進口鏡架,值800元。”“不知”“行情”的同學正在與其理論,想不到又走來一夥人,擺出一公道的樣子說:“你們撞人不認賬,還想打人,我們要幫他擺平”。另一位同學見勢不妙,隻得掏錢,最後還挨了一頓打。在回校的路上才明白,今晚遇到是合夥作案的騙子和流氓。
2網上行騙
網上行騙的常見手段如下:
⑴網絡拍賣欺詐。以虛拟市場為誘餌,放出大量的拍賣信息。在消費者支付費用以後,他們得到的往往是價值較低的商品或者什麼也沒有。
⑵接人服務欺詐。ISP以免費(入送免費時間和送現金、支票以支付前期上網費用)為誘人上鈎的手段,使你與他們簽訂長期合同。如果要解約或提前終止合同,那就必須支付高額罰金。
⑶國際電話欺詐。在浏覽某類網站時必須下載某個特别的浏覽和撥号軟件。使用這些特别軟件後,調制解調器被中斷,電話線被接國際長途。
⑷免費網站欺詐。免費使用個人網站一段時間而無需承擔支付義務。但即使消費者沒有超時使用,也會收到電話賬單。
⑸網絡傳銷欺詐。與傳統傳銷的誘餌一樣,通過發展下線來賺錢。消費者一旦入網,即被套住。
⑹網絡創業欺詐。騙子提出宏大的商業創業計劃,以高額回報為誘餌,但實際上是子虛烏有。
⑺大獎賽詐騙。發E-mail告知中大獎了,要求你彙錢去确認,或者支付郵資以方便他們郵寄。别小瞧這幾元錢,上當的人多了,數額可不得了。
⑻點擊廣告條。要求上網時打開廣告商給的一個廣告條,在網上浏覽時閱讀廣告,廣告代理商會根據廣告在你機子上的顯示時間或者點擊次數計算,支付給你一筆報酬,但通常沒有下文。
⑼虛假網站。目前不法分子僞造的虛假網站主要集中為銀行網站和一些購物網站,在這些虛假仿制網站中,網站界面與合法網站界面驚人的相似,騙子的主要目的是以注冊網上銀行中大獎為餌騙取客戶的卡号和網上銀行密碼。
3電話行騙
⑴謊稱是事主的親戚或朋友,急需用錢。
⑵謊稱事主在外地上學的孩子生病,連續多次詐騙錢财。
⑶冒充政府機關、政府下設機構或是電信部門的人員詐騙錢财。
4手機短信行騙
⑴謊稱事主中獎,收取中獎手續費。
⑵假意有高檔商品低價出售,騙取錢财。
⑶假意招聘工人、高級技師、國家公務員等,收取手續費進行詐騙。
⑷假意代辦出國手續、學曆證明、駕駛證、行駛證和手機上網、征婚、房屋中介等業務,收取手續費進行詐騙。
二、大學生容易上當受騙的原因
在當今的大學校園,大學生上當受騙的事時有發生,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不加選擇地結交朋友。現在的大學生大多是從學校走進學校,進入大學後吃住在學校,每天過着宿舍-食堂-教室(實驗室)三點一線的生活。大多數學生喜歡結交朋友,但一些同學防範意識差,警惕性不強,從而導緻上當受騙。
【案例】2009年9月,某高校一男同學報案稱,在學校附近遇到兩個年齡在20歲左右的女子,她們主動與該同學搭話,自稱是某名牌大學的學生,因為到該地區做社會調查,錢被盜,又與老師失散,得到王某的信任後,用王某的手機假意給其學校的老師打電話,并讓王某接聽,對方證實了該情況。得到王某信任後,以吃、住、行急需用錢為由,向王某借錢或儲蓄卡,聲稱家裡會将錢彙到該卡上,并給王某留下一個假電話号碼,從而騙得王某人民币1200元。當第二天王某用留下的假電話号碼與其聯系時,方知受騙。
2.缺乏社會生活經驗和辨别力。在大學校園裡,每個學生都有可能遇到一些來訪的老鄉、熟人、同學、或同學的同學、老鄉的老鄉、朋友的朋友之類的人。然而這其中有的是真,有的是假,可許多學生又缺乏刨根問底的習慣,在不辨真僞的情況下甯可信其有而不願信其無,而且,有些學生常常把他人來訪看做自己的一種榮耀,這就給騙子以可乘之機。
【案例】某高校一個女大學生在宿舍借貸了一個同學的同學,此人聲稱是“順便看望一下”。這個女生出于對昔日同學的信賴,根本沒有細問,就留陌生人居住。殊不知這個陌生人正是一個女騙子,趁同學上課時,将該生寝室洗劫一番,盜走毛衣、大衣和數百元現金。
【案例】新學年開始,某高校大二女生回學校報到,在校園裡碰到兩名自稱某大學研究生的男生,兩個男生以問路為由,騙取了該女生的信任。後來其中一男生又稱有急事得回北京,需要老師給他卡裡打錢買票,而自己的卡消磁了,想借該女生的卡一用。熱心的女生答應了,并告訴了自己的密碼,兩個男生将女生的卡号及密碼用過短信發了出去。過了一會兒,兩個男生說錢到了,并讓女生一塊去取錢,中途又以買飲料等為由分别離開,該女生左等右等不見兩個男生回來,意識到受騙,趕緊去銀行查詢,才發現手裡拿的并不是自己的卡,再打電話查詢自己卡的餘額,卡上的10000多元已被人取走,而這10000多元是該女生一年的學費及生活費。
案例解析 學校開學之際,一些騙子就盯上了回校報到的學生。他們自稱教師或工作人員,以可代辦繳費為由,騙取繳費學生的學費;或聲稱銀行卡消磁或被盜,請求借卡轉賬,并伺機騙取密碼,調包真卡。這類詐騙大學生的案件手法都很相似,時間都是在下午将近傍晚時分,這個時間段人容易麻痹大意,銀行也即将下班,好找借口,騙子瞄上目标的地點集中在銀行、商城、超市等地方。作案都是兩個人聯手,聲稱遇到了急事急需用錢,理由有途中發生車禍、财物被盜,信用卡被取款機吞掉等,然後借機分散當事人的注意力,耗時間讓當事人心亂,一人負責制造信用卡離開受騙人視線的機會,一人負責取錢,讓當事人一步步掉進他們編織的騙局中。
提醒 新學年開學,學雜費加上生活費,大學生們要從家裡帶很多錢返校,是身上錢最多的時候。大學生長期在校園,比較單純,尤其是新生,大多是第一次出門,涉世未深,容易輕信别人。騙子就是瞄準這些特點向大學生下手的。為了預防和減少此類案件的發生,大學生朋友不要輕易将各類信用卡、身份證及手機借給陌生人使用。
3屬于防範是大學生上當受騙的主要原因。據資料顯示,在校大學生被騙取财物,絕大多數都是疏于防範。事實上,很多大學生(特别是新生)熱情奔放,性格率直,經曆的事情很少。沒有處事經驗,防範能力也比較差。
【案例】某校學生宿舍住有六個剛入學的新生,六個人在相互自我介紹之後将各自的姓名、籍貫都張貼在門上,不想卻引發了一樁同鄉詐騙案。一天中午,一個20來歲的人前來,直呼室内一個山東籍學生陳某的名字,自稱是本校三年級同專業的學生,也是山東人氏。陳某以為異地遇見老鄉,十分高興,同室其他人也為之慶幸。略加寒暄,來人提出因住院需借點錢,并說“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陳某一聽,慷慨應諾,随即掏出500元。該人激動的表示“真是人不親土親,如不嫌棄願交個朋友”,說罷,立下字據。事後,陳某找遍校園,也找不到這個“老鄉”。一年後,那個主動認老鄉的家夥被公安機關抓獲後才知道是個專業詐騙的流竄分子。
4求人辦事,成功心切,從而導緻上當受騙。一個人生活在社會之中,難免求人相助。在校大學生涉世不深,有時為了辦事而輕率交友,弄不好就要被騙。
【案例】某高校應屆畢業生董某,為了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四處奔波,經過托人再托人,結識了一位自稱與理想單位領導的兒子是好朋友的胡某。胡某聲稱隻要交上800元介紹費,保證沒有問題。結果是胡某錢一到手就再也沒了蹤影。
作為在校大學生,大多數人都喜歡結交朋友,誠然,多個朋友多條路,但是,交朋友切不可一味的跟着感覺走。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切記感情戰勝理智,遇到問題要多問幾個為什麼,怎麼辦。以上所提到的上當受騙的大學生皆是由于缺乏防騙知識、疏于警惕造成的,大學生要從中吸取深刻教訓。
三、上當受騙的預防
1.高校内詐騙案件的預防措施
⑴提高防範意識,學會自我保護。大學生要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法制和安全防範教育活動,多知道、多了解、多掌握一些防範知識對于自己有百利而無一害。在日常生活動,要做到不貪圖便宜、不謀取私利;在提倡助人為樂、奉獻愛心的同時要提高警惕性,不能輕信花言巧語,不要把自己的家庭地址等情況随便告訴陌生人,以免上當受騙。
⑵交友要謹慎,避免以感情代替理智。如果隻憑感情用事,一味跟着感覺走,往往容易上當受騙。交友最基本的原則有兩條:一是則其善者而從之,真正的朋友應該建立在志同道合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基礎之上,是真誠的感情的交流而不是簡單的利益關系,要學會了解、理解和諒解;二是嚴格做到“四戒”,即戒交低級下流之輩、戒交揮金如土之流、戒交吃喝嫖賭之徒、戒交遊手好閑之人。
⑶同學之間要相互溝通、相互幫助。在大學裡,無論哪個學院、哪個專業,班集體總是校園中一個最基本的組織形式。在這個集體中,大家向往着同一個學習目标,生活和學習是統一的、同步的,同學間、師生間的友誼比什麼都珍貴,因此同學們應該加強溝通,互相幫助。
⑷服從校園管理,自覺遵守校紀校規。為了加強校園管理,學校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和規定,在執行過程中可呢能會給同學們帶來一些不便;但是制度卻是必不可缺的,況且,絕大多數校園管理制度都是為了控制閑雜人員和犯罪分子混入校園作案,以維護學生的權益和校園秩序而制定的。因此,同學們一定要認真執行有關規定,自覺遵守校紀校規,積極支持有關部門履行管理職能,并努力發揮出自己應有的作用。
2.日常防範
騙子常常謊稱為某人的同事、同鄉、同學到他人家中,伺機行騙,善于揣摩他人的心理,極力自我吹噓和吹捧别人,設法取得受騙人的信任;編造順利成章的情由,騙取錢财物品。
牢記“天上不會掉餡餅,地上不會長黃金”,切勿生貪财之念。要注意以下幾點:
⑴遇陌生人搭讪,要特别提高警惕。
⑵不要随便将自己的個人信息如手機号碼、家庭成員的住址、電話号碼等告訴陌生人。
⑶在公共場所如車站、碼頭、機場等處打電話時,注意防範身邊是否有人偷聽。
⑷不要随便将手機、銀行儲蓄卡等借給不認識的人使用。
⑸到自動提款機取款時,不能讓第二者在場看到你所輸入的密碼。
3.預防短信詐騙
⑴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不要向别人說出自己的身份證号碼、銀行卡号碼、銀行卡密碼。注意:絕對不能同時公布三種号碼。
⑵當不能辨别短信的真假時,要在第一時間撥打銀行的查詢電話。注意:不要先撥打短信中所留的電話。
⑶不要用手機回撥電話,最好找固定電話打過去。
⑷對于一些根本無法鑒别的短信,最好的做法是不要理睬。
⑸如果已經上當,應立即報案。
總之,不要和陌生短信說話:不相信、不貪婪、不回信,這是對付詐騙短信的高招。
4.受騙後的處置
師生受騙後,應及時到公安機關報案,報案時要向接報人講明以下事項:
⑴受騙的時間、地點、過程。
⑵詐騙分子使用的姓名及年齡、體貌特征、衣着、口音。
⑶詐騙手法、騙取的物品及物品的名稱、數量、特征。
⑷詐騙分子與之談話的内容及暴露的社會關系。同時應将詐騙分子使用的犯罪工具及遺留物品留下的字條、收條、單據、信件等,提交給公安機關,協助公安機關在詐騙犯可能出沒的地點和場所進行秘密尋找和辨認。
四、招防範措施教你識破九招電信詐騙
九招騙術
騙術一冒充警察辦案,恐吓受害人涉嫌洗錢實施電話詐騙。犯罪分子冒充外地公檢法機關人員打電話給受害人,謊稱在辦案中發現用受害人身份證開戶的銀行卡涉嫌為犯罪分子洗錢,需将以其身份開戶的所有銀行賬戶凍結,進而要求受害人将存款轉入騙子指定的所謂安全賬戶,以達到詐騙的目的。
騙術二冒充受害人親友生病或出車禍實施電話詐騙。犯罪分子打電話讓受害人“猜猜是誰”,然後便冒充其外地朋友或同學與其攀談,并謊稱近日要來受害人處遊玩。第二天再次撥打受害人電話,以在高速公路出車禍或在途中生病等為由向受害人借錢,誘騙受害人向指定賬戶彙錢。
騙術三虛構綁架受害人子女實施電話詐騙。犯罪分子給受害人打電話。謊稱其子女被綁架要求向指定賬戶彙錢贖人,并播放“其子女”在電話中呼喊求救,受害人往往因驚慌失措、救子心切而上當受騙。
騙術四虛構購車退稅實施電信詐騙。犯罪分子以稅務局、财政局或者車管所的工作人員名義,通過電話或短信聯系受害人,告知其購買的汽車等高檔商品可以退稅,要求當事人先交納一筆“手續費”。并讓受害人按照要求通過ATM櫃員機操作退還稅額,轉走受害人銀行卡存款。
騙術五冒充銀行,虛構銀聯卡消費實施電信詐騙。犯罪分子通過電話或短信聯系受害人,告知其在外地商場刷卡消費若幹,随後又謊稱銀聯卡可能被盜刷,并提供所謂的“某某市公安局”報警電話。騙子同夥冒充警察要求當事人将銀行卡上的存款轉至指定“安全”賬戶,騙走錢财。
騙術六虛構電話欠費實施電話詐騙。犯罪分子假冒電信運營商用語音電話聯系當事人,告知其身份證被盜用并注冊了電話卡,現已大額欠費。并要求對方向“某某市公安局”報案。随後同夥冒充警察誘騙當事人說出銀行卡賬号和密碼,轉賬騙走當事人銀行卡上的存款。
騙術七虛構“中獎”信息實施電信詐騙。犯罪分子通過電話、短信等方式謊稱受害人中大獎,并以交稅款、代辦費等諸多名義,讓受害人向其提供的賬号彙款。
騙術八虛構辦理免擔保貸款實施短信詐騙。犯罪分子通過短信方式發布免擔保貸款信息,當受害人與對方聯系後,對方會以交納年利息、保證金、手續費、稅款、代辦費等借口,誘騙受害人向其提供的賬戶上彙款。
騙術九假冒彙款或者催還借款進行短信詐騙。犯罪分子通過群發信息,發送諸如:“您好!請把錢彙到XX銀行,賬号XXX,謝謝!XXX”之類的信息,受害人誤以為是正準備彙款對象的短信,即按照要求彙款。
四招防範
不法之徒在實施上述詐騙犯罪時常常利用任意顯号軟件冒充特定身份,在受害者被叫電話上來電顯示成任意号碼,甚至可顯示“110”“120”“119”等特殊号碼,以騙取受害人的信任,警方提醒廣大市民一定要提高警惕。
第一招要注意避免個人資料外洩,對不熟悉的金融業務盡量不要再ATM機上操作,應到櫃面直接辦理。
第二招要慎接陌生人的電話,當接到陌生人的電話,特别是冒充親屬、朋友的電話,凡涉及借款、彙款、存款、轉款等事項時,要仔細分析對方的意圖,經多方核實再采取行動。
第三招當接到疑似詐騙電話或者短信時,要注意核實對方身份,尤其是對方要求向指定賬戶彙款時,不要輕易彙款,應第一時間告知家屬商量解決;同時不要輕信好事,貪圖便宜,避免因貪念或好奇心裡作祟蒙受經濟損失。
第四招接到上述電話、短信或不良信息,要主動向屬地公安機關或電信監管部門舉報,積極舉報線索。
三、防搶劫
1.校園搶劫案件的特點
校園内的搶劫案件有以下顯著的特點:
⑴時間上的規律性。高校搶劫案一般發生在夜深人靜、行人稀少及學校開學,特别是新生入學時,酷有一定的規律性。因為在夜深人靜、行人稀少時,同學們往往孤立無援,而犯罪分子卻人多勢衆,易于得手;學校開學時,同學們一般都帶有一定數量的現金,特别是新生入學時,有的新生及家長還帶有較大數額的現金,為犯罪分子所垂涎。
⑵地點上的隐蔽性。搶劫犯罪分子作案,一般選擇校園内較為偏僻、陰暗、人少的地帶,一般為樹林、小山上、遠離宿舍區的教學實驗樓附近、無路燈的人行道、正在興建的建築物内或校園周邊地形複雜、人少及夜間無路燈的地段。因為這些地方犯罪分子比較容易隐藏,不易被發現,得手後也容易逃脫。
⑶犯罪分子的選擇性。犯罪分子搶劫的主要目标是穿着時髦、攜帶貴重财物,特别是單身行走的女生,看電影或晚自習晚歸無伴的、談戀愛滞留于陰暗無人地帶的大學生情侶等。
【案例】2008年11月30日晚7時許,租住在王家裡一出租屋的女大學生小蘭,剛剛換上睡衣準備睡覺,突然房門被扭開,一名男子闖了進來,手中拿着一把鋒利的匕首說:“快把錢拿出來!”該男子目露兇光,一把抓住小蘭的頭發。“救命啊!”剛喊一聲,男子就将匕首刺向小蘭的手。“不許喊!”男子捂小蘭的嘴。小蘭剛想反抗,該男子又拿刀刺向小蘭的腿,她隻好不再出聲。
随即,該男子從小蘭的包裡搜出50元錢和一張銀行卡,威逼小蘭說出卡的真實密碼後,男子讓小蘭躺在床上,小蘭堅決不肯,男子用力推小蘭上床,欲行不軌,小蘭死死抓住床腳,男子拿出匕首再次威脅小蘭,小蘭仍然不從,男子不敢久留,匆匆離開現場。
⑷人員上的團夥性。作案人一般為校内或學校附近不務正業、有劣迹的學生、小青年,為了搶劫财物這一共同目的,這些人往往臭味相投,三五成群,結成團夥共同實施搶劫。他們一般熟悉校園環境,作案時膽大妄為,作案後易于逃遁。作案時也有明确的分工,有的充當誘餌專門物色搶劫對象,有的專門充當打手,有的在搶劫前還進行了周密的預謀。
⑸手段上的多樣性。犯罪分子實施搶劫手段通常有:抓住大部分學生膽小怕事的心理,對被侵害對象進行暴力威脅或語言恐吓,實施脅迫搶劫;利用部分大學生的單純幼稚,設計誘騙,使其上當,實施誘騙行搶劫;犯罪分子采用毆打、捆綁等行為實施暴力型搶劫;利用大學生熱情好客的特點,冒充老鄉或朋友,騙得大學生信任,繼而尋找機會用藥物将大學生麻醉,實施麻醉型搶劫。
2.預防被搶劫的措施
發生的搶劫案件在時間上多發在也玩,地點大多是僻靜處。尤其是正在談戀愛的同學,不要再光線不好的僻靜處行走和逗留,即使是光線好的地方,如路面已無人,也不要逗留。如果必經偏僻路段,要三人以上結伴同行。不同形式的搶劫有不同形式的防範要求,應引起大家的重視。
⑴夜晚一般不要單身外出或去偏僻的小巷、野地、山路、海濱、林間、建築工地、孤門獨院等地方,特别是不要孤身一人到特别偏僻的地方旅遊,以避免誤入險區。
⑵不要輕信陌生人,對在車站、碼頭以幫人運送行李、介紹住宿、帶路尋人的人要有所警惕,不要跟随去郊外或某個角度,防止無意之中陷入險境。
⑶夜晚不要同陌生人同乘電梯,如果有不安全感時,要控制電梯開關。
⑷深夜不要乘出租車去郊外,如果深夜乘出租車時,發現司機有不正常言行、舉止時,要及時設法脫身。
⑸平時不要将家中的電話号碼、住址等信息高速陌生人,以免被人利用。
⑹外出旅遊或夜晚外出時,不要佩戴金銀首飾和攜帶大額現金,可能的話要結伴而行。
⑺要謹防有人以美色為誘餌,花言巧語将被騙者誘騙至偏僻場所,守候的同夥歹徒乘機搶劫。
⑻要警惕有人乘人不備之際,将麻醉藥投放在飲料、食物中,使不知情者入口後昏睡不醒,從容劫取财物。
⑼在郊外路上行走的女性要警惕騎在摩托車上的歹徒,保護好自己的随身财物。
⑽在銀行取款時,要保持警惕性,取錢較多時,應有人同行,加強警惕,防止有人守候在銀行或儲蓄所門前,搶奪逃逸,或者跟随其後,伺機用暴力搶劫。